图片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万家丽北路毛塘铺028县道

井冈山红色之旅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听到这个地方就会让人联想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想到红军;想到毛主席;想到朱德同志;想到那些逝去的英雄。7月2日公司组织团队建设活动,我作为“红一团”5班的一位新人,跟着公司的所有人员去井冈山旅游。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听到这个地方就会让人联想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想到红军;想到毛主席;想到朱德同志;想到那些逝去的英雄……
       车行五个小时,我们就到达了井冈山地域,一路乘车劳顿,我们稍作休息,吃过地道风味的革命餐后,导游提醒我们要准备吃苦的精神,我们换上了战争年代的红军服。换上军装之后,整个团队马上变得不一样了,大家都抬头挺胸,好像自己就是一名英姿飒爽的红军。
 
       下午人很多,我们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随导游开始游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办公旧址。
       导游首先带我们游览当年毛主席的革命故居。亲身站在毛主席工作和居住过的地方,我们才发现一代革命领袖其实生活得很朴素,故居房间数目不多,但都是旧式的泛黄的土木房,历经近百年的风雨和沧桑,木柱、土墙、木门、木床、书桌已透出古意,房间里的光线比较暗,地面有些潮湿,长满了青苔。“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代伟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词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也为中国文学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所留下的精神财富为中国革命摇旗呐喊,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人来探访这位革命领袖和浪漫主义近代词宗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
 
       接着,我们看到了当年毛泽东、朱德同志亲自种下的南方红豆杉、椤木石楠;这两株大树经过战争与和平年代的洗礼,至今依然四季常青。微风徐来,树叶枝干随风摆动,一阵稀疏的低语,仿佛在告诉我们今人,那年两位伟人亲手摘种的故事。导游告诉我们:神奇的事情发生在1976年,当两位历史伟人先后离开之时,这两棵有灵气的树竟然枯死。后来是在权威植物学专家的救治下,恢复了生机,今天依旧向我们述说着当年那些叱咤风云的故事。
 
       离开毛主席办公旧址,接着我们沿着毛主席当年的路程开始了重走红军路的拓展训练。拓展训练的教官帅气年轻,我们队伍中的女员工们嬉戏之中开始了小声议论,有些胆子较大的直接说:教官,好帅啊!经常与学员打交道的教官们黝黑的脸庞也微微泛起了红光。正准备开始拓展训练的第一个项目,忽然之间;井冈山当地下起了瓢泼大雨,我拿出了雨伞,闻着山林被雨水冲刷后的湿气,特别的舒适清新。细心的教官为我们准备了防雨衣,我们来到了红军大食堂开始了项目展示。
 
       第一个项目是军队文化展示,要求每个团队有队名、队标、队呼、队歌展示。我们红一团队名取:红星队;队呼:艰苦奋斗、团结一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队歌我们根据《热情的沙漠》的曲调,唱起了: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燃烧在井冈山上。为了胜利,艰苦奋斗,我的热情就像一把火火火……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强烈的参与感,第一个项目军队文化展示我们遗憾输给了队友;接下来第二个项目是划竹篙接力团队挑战赛,我们红一团的队友们卯足了劲,要赢下来;经过大家努力,虽然中途也有不顺,划竹篙不熟练的情况,但对方队友比我们更加菜鸟;所以在大家的欢笑中我们红一团率先完成了项目要求。但结局是教官说我们太想赢,因而在接力的过程中出现了少人的情况,所以我们这局打成了平手。接下来我们又开始了伤员救治的模拟拓展训练,当结束三个拓展项目时,教官询问我们是否依旧完成重走红军路最辛苦的项目,我们的团长、班长一致表示要坚持完成项目。
 
       大家排成一字纵队,开始第一天最后一个拓展项目:重走红军路的旅程;因为刚刚下过大雨,路程比较湿滑,但山中的景色确实格外优美,特别是经过山区竹林地带的时候,当我们身穿红军服,走过风景如画的竹林之时,真正意义上体验了一回当年做红军的感觉,大家都特别兴奋,有些年轻队友在林间唱起了欢快的歌谣。
 
       第一天的行程忙碌、紧凑,也很劳累。正当我们累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导游安排我们入住了当地酒店,吃过丰盛的晚餐后我们看到了一群年轻人自己的篝火晚会。年轻人载歌载舞,大家静静观看着,在疲惫之余,回到酒店房间渐渐睡去。
       夜色来临,灯光炫丽,井冈区的风是凉爽而柔和的,仿佛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在轻抚你的脸,我们或静坐欣赏夜景,或拍摄夜景留影,徜徉在山区美景中,享受着云卷云舒的闲适与惬意。井冈山的夜是这样的美不胜收,让人迷醉!
 
--------------------------------------我是分割线------------------------------------
 
 
       第二天的行程就没有那么忙碌了,导游领着我们来到了井冈山著名景区:黄洋界风景区。黄洋界位于井冈山北面,海拔1300多米,雄峰耸立,陡不可攀;我们随着旅游大巴来到了黄洋界景区门口,进入景区后,映入眼帘的是奇峰、蓝天、白云;郁郁葱葱,美不胜收。大家立刻与黄洋界的奇景一起合影留念。
 
       黄洋界树木繁茂,郁郁葱葱,是井冈山著名的4A风景区。黄洋界有依山傍水的灵气。有一条石阶路从山顶一直铺到山脚,我们一边走,一边玩,一边休息,一边拍照,悠闲地陶醉在黄洋界绿意盎然的山景里,悠闲地站在山坡上俯视山下的全景,山下的喧哗和山中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久居城市的我们更沉浸在这山中的宁静与闲适中,忘却烦忧。
 
       到山顶时,就看见黄洋界保卫战中留下的军事要塞,“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是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词中描写黄洋界保卫战情景的诗句。公司领导组织大家合影留念,我们“红一团”团长柏林组织大家重温了加入共产党的誓言,看着优秀的同事站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仿佛领略到了: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看见了黄洋界保卫战中,英雄们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下午的行程是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一行在馆内看着图片,看着英雄的雕塑,照片,以及当年的历史风貌展示;重温着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缅怀历史,感慨今天的幸福生活,思想一次次得到了升华。我用手机拍下了英雄马义夫,站头中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敌人枪口的雕塑;拍下了英雄萧劲,腹部中弹肠子外流,将肠子塞进腹内的雕塑;拍下了英雄刘真的名言:生是共产党的人,死是共产党的鬼。油画中英雄虽然衣衫褴褛,但一生正气凌然,我打开手机,问导游帅不帅:导游由衷地表达:太帅了,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真的都超帅!
 
       行程的最后一站结束后,当日下午,我们全体人员踏上了归程,但井冈山的美却长久地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