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微”故事 | 三代人,三人生~
发布时间:
2020-04-03
来源:
我生于湖北公安,长于湖南长沙。很小的时候,爸妈就来长沙打拼,而我留在湖北,由娭毑抚养。堂姐和我一样,爸妈不在家,因此祖孙三人相依为命。在我的记忆里,我、堂姐一起和娭毑摘过棉花、种过菜、一起在村里的河里捕虾,用玻璃瓶子盛饭带到学校,在土砖屋土灶里烤过红薯、鸡蛋,甚至是大米。儿时的记忆,就是这样。 ——写在前面的话 2013年5月的
我生于湖北公安,长于湖南长沙。很小的时候,爸妈就来长沙打拼,而我留在湖北,由娭毑抚养。堂姐和我一样,爸妈不在家,因此祖孙三人相依为命。在我的记忆里,我、堂姐一起和娭毑摘过棉花、种过菜、一起在村里的河里捕虾,用玻璃瓶子盛饭带到学校,在土砖屋土灶里烤过红薯、鸡蛋,甚至是大米。儿时的记忆,就是这样。
——写在前面的话

2013年5月的一个晚上,我打着把伞来到姑姑开的小店接娭毑。
回来时,搀扶着娭毑在雨中慢慢走着。这时,天是黑的,行人是少的,回家的路是漫长的。
也许是寂静,也或许是隔代的堑沟,一路上,我没说话。但脑海里浮现一幕让我在这雨夜里悄然走完这漫长的雨路。
饭桌旁,姑姑说,娭毑在知道姑父有事外出了,她怕姑姑一个人难以照料店面,就拄着拐棍来了。尽管她知道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说到这里,姑姑眼睛红了,但她立刻抹了抹眼角。此刻,奶奶端着碗在旁看着,听着,也笑着。我心随之也热腾起来,但习惯性地摆弄起手机以做掩饰。

想到这,原本倾斜的雨伞更偏向了娭毑那一方。
在娭毑的心里,儿女永远是需要她来照料的,不管她多大了。我想,姑姑今晚应该体味到了自己不仅仅是母亲,一味地向自己儿女付出自己的关爱。原来,她身后永远会有个靠山——她的母亲,自己也能收获到绵绵的血水之情。而年轻的我,此刻在做什么?总以为自己翅膀硬了,想顶破父母亲双手张起的保护伞。
此刻,伞又偏了偏。
很自然的想起了那句“树欲立而风不止,人欲孝而亲不在” 。人呐,总是把目光投向犹未可知的远处,却也少顾及眼前人。
沉浸着、恍惚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家门口。到家的时候,我的后背完全湿透了。
2015年11月,娭毑离世。离世那天,当堂姐打来电话时,远在武汉的我心急如焚地赶回家。几天后,我手捧骨灰盒,亲手送到唐人万寿园,娭毑就此长眠于福荫区,从此与天地万寿。
安好~
征文收集人 | 周双桂
投稿人 | 周双桂
相关新闻